发布时间:2020-06-16 浏览次数:3005 文章来源:人民网-人民日报
最近,有一批专家学者,巧用多语种,通过视频会议,传递疫情防控的“中国经验”,为全球合作抗疫凝聚合力;有一群年轻的中国志愿者,热心向外籍人士提供语言翻译服务,为他们的异国生活提供帮助和温暖;还有一群出版人,紧锣密鼓地推进中国抗疫图书英文版的出版,让世界各地的英文读者读到真实感人的“中国故事”,多角度认识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历程。在全球联系更紧密的今天,人与人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,翻译的力量日益显现。
好的翻译能为人的心灵注入勇气与力量,使读者和译者在精神上有所收获。正值毕业季,美国哲学家基兰·塞蒂亚的著作《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》在华翻译出版,为处在人生十字路口的毕业生捧上一碗暖心的“鸡汤”,让他们更加坦然地面对抉择。它写给所有与不可逆的时间搏斗的人,它的出现恰逢其时。忆起翻译过程的酸甜苦辣,译者之一的潘驿炜直言,这本书治愈了刚刚辞职那阵子的自己,他说:“翻译这本书让我认识到,人生不是一场随时存档、读档的游戏,重启也无法改写真实的人生,这本书通过哲学家如何从自己的选择危机里突围,帮你换种思路,继续生活。”
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多次翻译外文的高潮,如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、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、五四运动前后的西学翻译等。如今,出于世界了解中国和中国对外介绍自身的需要,将中文作品译介到海外成为一股热潮。
有人认为,翻译是没有思想的体力活,比不上创作的脑洞深邃。现实中,译者与作者的处境有着较大差距:一般刊物翻译作品的稿酬,往往低于原创作品;一些职称评定只接受学术著作,不承认译作;为翻译设立的国际奖项仍然不多。然而,翻译并非只是逐字逐词地换成另一种文字,扎扎实实的翻译远胜于拼拼凑凑的撰稿。有灵性的译文,就像破茧而出的蝴蝶,宛若焕然一新的再生。
做翻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它要求译者对两种语言都能驾驭自如,还要深刻理解语言背后传达的逻辑和思想,这就需要译者成为掌握多方面知识的杂家。作家创作时,是将自己的人生经验转化成文字。译者翻译时,是将作者已经转化成文字的经验再次转化成另一种文字,而文字化了的经验具有清晰的轮廓和确定的内涵,不容译者擅加变更。翻译的过程可谓是“戴着镣铐舞蹈”,译者要“跳”出精彩的舞步,经常需要比作者更费力、费心;而真正有才华的译者戴着“镣铐”仍可以“跳”出特色,“跳”出情感,也“跳”出思想。
好的翻译所需心智活动的繁复程度不亚于创作。文学作品的翻译需要译者具备对文字的掌控力、文化的领悟力和一定的文学造诣;而法律、政策文件等文本的翻译,则更考验译者对概念与定义的理解、用词与表达的精准以及在某一专业领域的学术素养。正如诗人余光中在《翻译的艺术》中写到的,大翻译家都是高明的“文字的媒婆”,他得具有一种能力,将两种并非一见钟情甚至是冤家的文字,配成情投意合的一对佳偶。
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0年06月14日 07 版)